
期盼與承諾:記進博會上的一張普通課桌丨進博故事① |
||
|
||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兵器工業集團振華石油組展展區現場,擺放著一張教室課座椅。一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課桌,為什么會出現在進博會這個“寸土寸金”、充滿各種先進裝備與技術的地方?這張課桌的背后,有著怎樣的獨特故事? 這并非一張普通的課桌,它來自距離上海8717公里之遙的伊拉克巴格達振華希望學校的教室。在它的身上,寄托著幾代伊拉克教育人對國家棟梁之材的期盼,也彰顯出兵器工業集團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的莊嚴承諾。 故事的開始,要把時間撥回到2018年,該年年末,巴格達當地教育部門收到一封手寫書信,寄信人古松·希亞是當地一所小學的校長。他在信中稱,該學校成立于1961年,年久失修,加之經歷多次戰火洗禮,校舍早已破敗,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孩子們被迫轉學到周邊地區,每天長途跋涉上學求知……希亞懇請教育部門協調有關方面新建校舍,這也是一生教書育人的他在退休前最大的心愿。 伊拉克曾擁有中東地區一流的教育體系,但連年戰亂導致當地教育基礎設施受損嚴重,該國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明顯下降。伊拉克規劃部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伊拉克文盲率已超過20%。時至今日,伊拉克校舍短缺問題依然嚴重。 這封信引起了巴格達當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但由于政府財政捉襟見肘,資金問題難以解決,此事被一拖再拖。信件幾經輾轉,最終被送到了在伊拉克東巴格達油田作業的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手中。 振華石油迅速采取行動,在當地政府部門協調下,由振華石油出資建設的振華希望學校于2023年5月份奠基,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2024年9月,新校舍正式落成。振華希望學校占地近一萬平方米,包含18間教室、多功能廳、圖書館、辦公樓、實驗室、小型足球場、停車場以及排水、供電、綠化等配套設施,最多可供約800名學生就讀。除良好的硬件設施外,學校還配備有電子大屏、計算機、智能黑板、監控系統等現代化教學和安全保障設施,為當地學生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現代化的學習環境。學校院墻上用中伊雙語寫著一行大字:“求知去吧,哪怕遠在中國。” 如今,一張來自振華希望學校教室里的課桌漂洋過海,出現在兵器工業集團組展展區,與它身后展現振華石油綠色、低碳發展思路,以及重視屬地員工培養的照片墻、數字屏一道,奏響了振華石油踐行ESG理念的交響曲。“振華石油海外捐建希望學校,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直觀體現,既為當地兒童和青年提供了寶貴的教育機會,也搭建起了中外民心相通的橋梁。這不僅提升了我們的企業形象,更為項目屬地國伊拉克的長遠發展注入了人才動力,實現了互利共贏。”展區現場,振華石油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11月6日下午,這張課桌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見到了自己的“小主人”。振華石油獎學金項目首批留學生、東巴油田項目青年工程師阿雅來到了進博會兵器工業集團組展展區,以視頻直播的形式,讓遠在巴格達的振華希望學校學生感受“線上進博”。無人機、人形機器人、載人飛行器、外骨骼……一件件酷炫且科技感拉滿的展品,透過阿雅小小的手機屏幕,映照在每個學生眼前,為他們照亮了一個大大的世界。 當這群伊拉克的孩子們透過屏幕,在振華石油展區看到這張熟悉的課桌時,臉上露出了驚訝而又親切的表情,“沒想到在遙遠的中國上海,在進博會的現場看到了我們熟悉的課桌,我仿佛有種‘回家’的感覺!”一位名叫海德爾的中學生激動地表示:“感謝振華石油為我們在家鄉創造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有機會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將更加努力地學習,將來為我的祖國發展作貢獻。”(北方公司) |
||
| 關閉窗口 | ||
| ||
| ||
| ||